他建议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与打造农村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admin 4个月前 (03-02) 产品中心 31 0

  

  

  长城网北京3月8日电(特派记者 赵晓慧 刘伟 贺宏伟)“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没有文化产业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东街党支部书记宋福如说,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更多地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发展集体经济 让村庄产生“造血功能”

  “没有集体怎么发展?总不能全部依靠国家支持吧?即便是国家支持,也只能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宋福如说,从全国来看,包括过去和现在,只要是富裕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集体经济,“单个小农个体,每家只忙自己家的事儿,各自为政,无法拧成一股绳,怎么能富裕呢?”他继续说道,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就没有资格谈美丽乡村建设。

  而对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宋福如则提出让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担当大任。

  “新农村建设有多种模式,最有效的是提倡能人或是能创造财富的企业家担任村官,引导他们由首富变为首善,为自己的家乡去奉献,带动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他说,较之农民而言,企业家在项目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上有着更为宽阔的视野和完善的考虑,他们的加入,会促使村企共建格局的形成,“以工业反哺农业,村庄就更容易有项目、有产业,进而形成自己的集体经济,产生‘造血功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繁荣农村文化产业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宋福如的眼里,文化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农村要想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必须得跟项目建设、跟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捆绑”发展。

  “受条件所限,农民将主要物力和财力放在了吃穿及子女的教育上,很少有精力去关注文化方面的东西,文化消费自然也就很少。”鉴于农村及农民的现实情况,他建议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与打造农村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让农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从中获得收益。

  “现在我们东街村就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宋福如说,目前东街村有文化彩灯艺术展、冰雕荷花展等多种文化、民俗展,开办了百花园景区,还建成了全省唯一的民风民俗文物展览馆,更将乡村大舞台与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减少简单反租形式 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得到更多收益

  提到土地流转,宋福如似乎有很多话说。他告诉记者,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方式绝大多数是简单的土地反租,即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或是其它经营者,自己取得租金收益。

  “表面上看起来农民从中受益了,但事实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了土地,也就没有了粮食,农民的生活成本大幅度上涨,而上涨部分甚至远高于土地租金收益,从这个角度看,农民没能真正从土地流转中得到好处。”宋福如称,在流转的过程中,农民手中的土地应该成为资本,按股权入股企业,并以分红形式长期从企业获得收入,“这才是健康的、符合农民利益的流转方式。”

  (来源:长城网)

他建议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与打造农村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他建议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与打造农村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