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村的宅基地值钱吗?

admin 4个月前 (02-13) 产品中心 35 0

  整体来看,农村宅基地升值趋势明显:

  1、相比以前,宅基地不仅可建房居住,还能用于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

  2、农民住房财产权可抵押贷款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规定的限制,加上缺乏有效的价值认定,农民不能够把房屋用来抵押贷款。2016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抵押贷款的新政策。同年的3月,央行发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从贷款的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

  3、闲置宅基地可入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和国土有地享有同样的权利,意味着我国农村一直沉睡的2亿多亩宅基地、近5000万亩的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将被激活。农民最大的资产——土地如能变现,农民收入将会大幅提高。

  宅基地是可以交易流通的,只是被限制在了同村人之间,而不是全国市场。

  不同的村子,宅基地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紧紧相邻的两个村子。

  比如:我老家的村,在河北南部,本来人口就少,新生人口就更少了,年轻人也不愿意翻盖新房了,我村的宅基地闲置了一大堆,据我估计,得有三分之一的宅基地是闲置的。

  所谓的闲置,也是有主的,就是不住人,而且有的房子还是以前的蓝砖房,有的干脆就拆了之后围起来在里面种菜,价卖不上去,还不如种菜,我听说有人花了两万块钱买了三间宅基地,没有挨着大街的三间宅基地。

  在我老家这边,一排宅基地是六间,然后这排宅基地两边都是胡同,是这样的布局;正好有一户有三间宅基地是挨着大街的,就把另外三间宅基地买了,凑成一排。

  如果不是这样的需求,不太会有人买,我知道的一排六间宅基地,要价五万,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卖出去,是真没人买。

  有价无市。

  但是隔壁村的宅基地,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村里人口多,是我村的三四倍,这样就更容易流通起来了,价格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具体多少钱,还得再回去问问,但一定比我村值钱,我村的宅基地价格属于垫底的。

  我们这些村,离县城三十里地,开车半个小时吧,路网修的也还可以。

  在既有的政策下,宅基地的价格不太会有什么剧烈变动的,而且说不定哪天再搞个合村并镇项目,类似山东的合村并居,那宅基地就更不值钱了,只能被官方压价,搞不好还会像山东那样,自己再掏钱搬进新居了。

  希望不要这样。

  虽然以前有过几次这样的改造说法,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了,目前貌似也没有这样的行动了。

  在我之前的一些回答里,看知友留言,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价格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都有,真是村比村,气死人。

  六间宅基地的面积基本是18×20米,有的稍微小一点,但大多如此,三百五十平米左右。

  跟你说很多农村人断后了,什么宅基地、自建房、承包地最后一代人死了就充公了 , 所以农村光棍多从国家层面而言未必都是坏事,绝一户就腾一块地,分钱不用花。

  其实也不一定需要绝户才能腾地,混到五保户时,即便给很低的补偿也没能力去维权或没心力去计较了。我们村好几个五保户,原本老宅基地有一百多平米,算上院坝三百多平, 但是土坯瓦房年久失修,又没钱没人建新房,扶贫项目给定成精准扶贫户 ,给他们建了一个套一平房,可能就五十平米,位置也很随意,他们别说不同意,还开心得不行。 我家原先也是土坯瓦房,不过我家能拿出一点钱建新房,所以我家是置换了一块地段更好的新宅基地,面积不但没缩水,还比以前更大。

  为什么现在只是鼓励二胎三胎,而不是解决房子解决结婚难的问题, 就是让社会底层少生腾地。接下来还会继续鼓励农民进城,鼓励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买房, 只发展那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 差的农村彻底放弃,变成无人区。 宅基地自建房眼下的作用,就是给那些在城市无以为生和将来老了无以为生的农村人一个去处, 一户人最后一个人去世 一个村最后一个人离开,什么宅基地、自建房、村集体都将不复存在。

  我老家村子前几年常住人口就只剩三十来个了, 后面电力公司有一次更换变压器之后,家里的磨面机粉碎机就带不动了,就像大学宿舍里用不了大功率电器一个道理, 大概是他们以为村里人少只有照明需求吧。 再比如一些人多的村子,都是集中供水供气, 我们那里因为人少又住得分散,都是拿补贴自己解决用水问题 ,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气田)就在几公里外,管子都铺到村口了, 但凑不齐户数交钱,一直没通燃气。 人太少,基础设施都会降规格,以后政府若没钱怕是低规格的都没有。

  没有基础设施覆盖,不管你宅基地再大,房子建得再漂亮都没用,不值钱。住在这样的地方上学难、赚钱难、就医难, 没有超市、没有快递、没有外卖、没有娱乐,遇上什么火灾或歹人,也不要想消防和警察可以迅速到场挽回你的损失或保护你的人身安全了。 (当然那些城郊、县郊的宅基地不在此列)

  再说一个一些人忽略的因素:气候。海南经常被人调侃是东四省,东北的人为什么喜欢去海南去三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气候,尤其是老年人冬天喜欢呆在海南。昆明别名“春城” 这个城市冬不冷夏不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有的人喜欢去昆明去大理旅游,气候条件也是重要但不怎么单独拿出来说的因素。 所以看看你家所在的农村什么气候条件,如果太恶劣了,你不迁别人会迁,常住人口一少,基础设施就跟不上。

  人口之于社会就像水源, 现在城市就是大大小小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抽取农村乡镇的年轻人口,并把自然资源、社会资源集中在城市, 大城市始终是茂密森林,很多农村则会变成荒漠沙地寸“草”不生(一个人没有)。

  所以结论是市郊县郊的农村宅基地值点钱, 绝大部分市郊县郊以外的宅基地不值钱,生活配套设施会越来越少,有些村子人少了野生动物白天都成群结队,后面出现野猪袭击人、熊袭击人的新闻都不用感到惊讶。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老一辈人都会唱。起源就是莫斯科市民,为了度过饥饿,去郊外挖土豆的怨曲。边唱边挖。时代背景就是赫鲁晓夫上台后。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猪肉。把外汇都买了粮食还不够。

  最后赫鲁晓夫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发展自留地。每个市民在郊外,建个也就是类似宅基地的房子,苏联叫做别墅。给市民每人一块自留地。自己没事种土豆去自力更生。渡过匮乏时代。

  自留地也是赫鲁晓夫,除去赫鲁晓夫楼之外,他最引以自豪的成就。后来在庐山会议,甚至发电报反对搞斯式集体化,以阵营老大哥自居。讲述自留地好处。想让中国学习他发明的自留地方式。当然遭到了驳斥。接着流传很多苏联笑话。比如苏联人吃不饱,中国支援阿尔巴尼亚两火车土豆,途径苏联都要扣一车。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一旦失去,你回都回不去。更重要的是。关机时刻可以种土豆保命。

  小朋友,

  一个东西值不值钱要看在谁手里,譬如,这个地若主要在国家或者资本手里,那就值钱,不值钱也有办法让它值钱,如果主要是在农民手里,那就不值钱,就是值钱也能让它不值钱。

  垄断才能产生暴利,没有垄断,事物就不值钱。譬如,空气,使用价值极大,但没法垄断,没法集中到官商手里,所以就不值钱。

  譬如,一个村姑,大钱捧,她成大名星;小钱捧,她成小明星;没钱捧,她就得自己动手,学会制造价值。而别人为什么又要花钱捧她?

  你与其问未来的宅基地值不值钱,不如问未来的宅基地会不会收回国有或者推向资本市场,但是,无论哪一种,和大部分农民都不会有关系,600块一亩拆迁,60000一平再卖给你,可以的。当然,脸面还是要的,可能一小部分农民还是被允许通过宅基地交易发财致富,成为价值炒作的所不可缺的宣传成本,maybe你可以熬到那个时候。

  牢记,事物值不值钱要看在谁手里,抱着金砖要饭的比比皆是,抓把土当黄金卖的也很常见。幼儿怀金过街,不仅发不了财,往往还会把命丧,反之,如果你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金子真会天上掉到你兜里。

  所以我们说,

  打铁还要自身硬!

未来农村的宅基地值钱吗?

未来农村的宅基地值钱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