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文“话”农耕系列谈(四)

admin 4个月前 (02-10) 新闻中心 43 0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征,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好本与源、根与魂提供了根本遵循。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基本课题。曾经,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和“西学东渐”潮流的冲击,一些如“全盘西化”等意欲与我国文化传统作果断切割的主张甚嚣尘上,这些主张必会导致中华文明的断裂,使国人陷于“不知所来”的境地,是极不负责的历史态度,最终被实践所抛弃。

  为什么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需要赓续古老文明?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继承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上的创新发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自我更新,绝不是一味的切割、断裂。从我国历史演变历程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古老文明,展现了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关键在于善于结合不同时代条件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扬弃。有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具备强大底气和坚定自信。

  

  灿烂而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其中蕴含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如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和而不同、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不仅涵养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和推进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必将推动中华古老文明重焕荣光。只有不断赓续传统,在继承中转化,在发展中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的文明才能不断更新,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进步。

  出品人:何兰生

  总策划:施维

  制片:王岩

  作者:孟德才

  主播:李芸聪

  摄像:陈睿

  剪辑:伊冠闻 陈泽文(实习)

  设计:范英娜

  编辑:李忆宁

  

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文“话”农耕系列谈(四)

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文“话”农耕系列谈(四)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